一、制定背景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為有效解決因銀企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出臺了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的相關文件,要求持續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構建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助力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為更好統籌我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按照國家、省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經充分征求相關部門、區市及功能區意見,形成了《若干措施》,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質效。
二、政策依據
根據《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國辦發〔2024〕15號)和《山東省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的實施方案》(魯政辦發〔2024〕12號)和我市實際,制定本《若干措施》。
三、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共5個部分、13項重點工作,其中落實上級要求7項,我市創新落實舉措6項,包括建好行業特色專區和區域專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應用平臺、擴大聯合建模應用、開展惠企金融業務、推動融資政策全流程線上辦理、培育信用服務市場等。
(一)加強融資信用服務統一平臺建設。強化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市級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將“青融通”平臺作為我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原則上不再新建、保留其他地方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動平臺與市惠企政策發布兌現平臺、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等涉企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支持各行政區域和行業主管部門在平臺設置專版和特色專區,支持綠色低碳等領域、上合示范區等特色功能區打造專區應用典型。
(二)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力度。持續拓展數據歸集共享范圍,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信用信息歸集,依法依規加大數據物理歸集力度。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健全信息更新維護機制。完善平臺對接、機構入駐等管理規范和標準體系,加強信息授權規范管理,提升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能力。
(三)深化信用數據價值開發應用。按照公益性原則,依法依規向金融機構提供信息推送、信息查詢、信用報告查詢等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應用平臺,提升平臺與金融機構的粘合度。支持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鼓勵金融機構利用平臺數據訓練本地化金融產品模型。
(四)拓展提升平臺綜合服務功能。支持平臺與鏈主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平臺企業等深度合作,研發與產業布局相匹配的專屬融資產品,鼓勵金融機構依托平臺開發全流程線上貸款產品。建立銀行機構、政府、融資擔保機構等多方合作機制,形成信貸擔保閉環。建立健全“政策找人”機制,推動貼息貼費、補貼獎勵、風險補償等財政金融便民惠企政策依托平臺數據實現全線上辦理。
(五)保障措施。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完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優化需求響應及成效反饋流程,定期通報工作情況。探索建立市場化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對通過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融資的金融機構給予適當激勵。
政策咨詢:市發展改革委
聯系電話:0532-85911845
政策文件:http://www.qingdao.gov.cn/zwgk/zdgk/fgwj/zcwj/szfgw/2025/202504/t20250407_9258190.shtml